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精选!特别报道|“国鸭”原来是这样的“宝”

来源:大象新闻    时间:2023-05-23 13:22:04

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中心有一座人工湖,湖水清澈、食物丰富,生态环境极佳。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名曰“美人松湖”。

美人松湖自2007年建成以来已逐渐成为众多候鸟的繁殖之地和迁徙“驿站”。今年三月,美人松湖迎来了一批贵客的到来——4雄1雌组成的“中华秋沙鸭小分队”。

“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看到中华秋沙鸭,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事。”二道白河镇的居民兴奋地谈论着新搬来的“邻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巢于树,栖于水,繁衍生息,南迁北归,跨越白山黑水、中原大地、河流湖泊……

中华秋沙鸭,这个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国独有珍稀鸟类种群,用一生谱写了一曲古老永恒而又壮丽绚烂的迁徙之歌。

中国吉林网记者在长白山漫江拍摄到的中华秋沙鸭

鸟类活化石

中华秋沙鸭有“国鸭”之称,也被称作“鸟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妥妥的“国宝”一枚。

目前在全球,中华秋沙鸭的数量不到5000只,属于全球濒危物种。在我国,中华秋沙鸭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种。

中国吉林网在长白山漫江拍到的一雄一雌的中华秋沙鸭

初冬的长白山,河流渐渐封冻。这个时节,中华秋沙鸭基本上都开始迁徙到越冬地。到了11月中旬,整个中华秋沙鸭集群就会全部飞走,只留下风中摇曳的树木。

“东北繁殖,江南越冬”,基本就是中华秋沙鸭一生的轨迹。

中华秋沙鸭主要在中国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区域繁殖。吉林省的长白山地区是中华秋沙鸭的最大繁殖地之一。

每年3月末、4月初,中华秋沙鸭飞回北方,在这里度过长达半年多的繁殖期,再于11月初南迁越冬。

目前,中华秋沙鸭的越冬地主要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比如浙江、湖南、安徽、陕西、江西、重庆……

中国吉林网发起的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正是联合中华秋沙鸭繁殖和越冬地的十省(区市)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带着亿万网友和中华秋沙鸭一起云上“飞跃”生态中国。

生态晴雨表

近年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展森林保护与抚育,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突破95%,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据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22年全省监测发现中华秋沙鸭626只。

中华秋沙鸭有着严重的“洁癖”,对生存环境尤其是水质极为挑剔,因此它们是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素有“生态环境风向标”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生态试纸”之称。

中华秋沙鸭对生活的水质要求极高

“它们只生活在极为清澈干净的水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冬平说,越来越多的地方观测到中华秋沙鸭,正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又一个生动例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中华秋沙鸭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现身。浙江省安吉县2015年首次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以来,已连续第八年观测到这一珍稀鸟类。

居然有“发型”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上清镇生态护林员肖冬样在泸溪河长达10余年的跟踪拍摄观测中华秋沙鸭。每当捡到羽毛和粪便,他就寄给科研机构,便于科研机构更好地研究中华秋沙鸭的习性。

专家普遍认为,中华秋沙鸭的外形和“发型”是它们有别于其他秋沙鸭的重要特征。

中华秋沙鸭的“发型”很有特色 摄影家王志富 摄

有人用“身披祥云头戴冠”来形容“国鸭”。

属于中型水禽的中华秋沙鸭,体长普遍只有49-63厘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头顶长有两个羽冠,看上去头顶就像喷了二斤啫喱水,颇有“杀马特”风范。

“最为醒目的特征还有两胁羽毛上有祥云一般的鱼鳞斑纹,也称作鳞胁秋沙鸭。其模式标本采集于我国,因此名字被冠以‘中华’二字。”刘冬平说。

会上树的鸭

在长白山,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工作人员冬天经常饮冰卧雪,攀树维护它们的巢穴。这是因为,中华秋沙鸭不会筑巢。

中华秋沙鸭只能选择天然树洞做巢穴,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会上树的鸭子。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它们的飞行能力比大部分鸭子都强,但仍将巢穴安在七八米高的树上。这些树大多靠近河湖,便于受到敌人攻击时迅速飞入水中避险。

鸭类在自然界中天敌太多,刚出生的中华秋沙鸭宝宝也随时随地会面临危险。通常这些鸭宝宝在出生一天左右,就要从10米高的树上跳下,跟随着鸭妈妈学习觅食的技巧,这也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万般无奈而做出的选择。

但不用担心,大部门雏鸭在高空落地过程中像一个个小降落伞,腹部着地后安然无恙的弹起。随后快速向鸭妈妈靠拢,开启生命的探险之旅。 

观察发现,适合雌鸭孵化的天然鸭巢少得可怜。所以朴龙国和几位科研工作者萌生了为中华秋沙鸭建造人工鸭巢的想法。

通过多方努力,这个想法逐步变为现实。人工鸭巢助力中华秋沙鸭安家落户,在长白山孵化成长的中华秋沙鸭数量不断增长。

能够亲眼见证一个个脆弱又顽强的小生命在人工鸭巢里诞生,是最令这些中华秋沙鸭保护者激动的时刻。

捕鱼达“鸭”

中华秋沙鸭的寿命一般在8-10年,雄性和雌性在外貌上有很大不同,雄性的身上以黑白羽毛为主,脑袋和脖子、背部等区域都呈现黑色,而身体的两侧、腹部和胸前则呈现白色,而雌性的脑袋和脖子羽毛则多为褐色,并且背部和尾巴上的深色羽毛会渐变为灰色,且它的体侧还长有灰色的袋状斑纹。

研究发现,它们在越冬栖息地的配偶制度表现为一夫多妻或二夫一妻,且不同地方、不同集群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中华秋沙鸭有一个独特的习性——抢夺幼崽。战斗力更强的母鸭,有权力收养对方的孩子。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获胜的母鸭绝对一视同仁,对待抢来的“非亲生”的幼鸭视如己出,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中华秋沙鸭的水里和空中都有着惊人的速度

中华秋沙鸭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们非常善于游泳和潜水,飞行速度惊人,同时在水中的速度也非常快,捕鱼方面是一把好手。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中华秋沙鸭总是不缺鱼吃,天生的捕鱼达“鸭”。

对于游水、泅水能力都极强的中华秋沙鸭来说,水里不仅有它们需要的食物,也要比陆地安全得多。

1000万年,生命轮回周而复始。

见证过酷寒的冰川期,登上地球上最古老野鸭宝座的中华秋沙鸭,生命历程也在向前推进。

它们的保护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